中国图片社:打造中国一流影像数字化服务平台(3)
中国图片社:打造中国一流影像数字化服务平台
想要做一台自己的翻拍仪,当务之急是找到一台精度足够高、可以翻拍底片的相机。张胜利再次找到袁满,讲述了自己的想法。“袁总听后特别支持,帮忙找人拿来一台富士GFX100,这台富士相机与飞思相机都是约一亿像素,效果也很好。”张胜利回忆道。
相机有了,张胜利开始着手研发工作台、翻拍桌、立柱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想要做零部件,制作厂家好找,但需要自己提供设计图纸。为此,张胜利花了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摸索自学CAD制图。就这样,他一点一点地摸索,大到翻拍桌的厚度,小到一个照片夹的弹簧,都是自己画图、不断打磨出来的。
从厂家定制的零件被他用小推车一趟趟拉进“小二楼”,他在里面一干就是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五个月后,第一台翻拍仪终于做好了。他管这台机器叫“一代翻拍仪”。然而好事多磨,在测试一代翻拍仪时,张胜利他们将立柱上的横臂升高,按下停止键,但横臂没有卡住,而是直接向下滑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张胜利在立柱顶端加了一个减速器,通电后减速器就可以直接把横臂吸住,让它留在半空中。
中国图片社原副总裁、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袁满。陈忠欢 摄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飞思设备是靠皮带来实现升降,皮带使用时间长了会老化、变长且影响精度,张胜利在查阅大量资料以后,决定在立柱里面改用滚珠丝杠。
“这样一来不仅使用寿命增加,精度也有所提高。皮带升降的立柱精度只有0.1毫米,但是换成丝杠再加上减速器以后,精度已经可以达到0.02毫米。虽然相机有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如果升降机比较准的话,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张胜利这样解释道。
不仅如此,他还把灯箱设计成抽屉的样子放在工作台底下,让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制作各种尺寸的照片夹,以应对各个年代大小不同的底片……每一个零部件都在一代的基础上做了改变或提升,最后经过进一步研发的二代翻拍仪更加实用。张胜利说:“用一台进口的、专门扫描底片的平板扫描仪扫描一张底片,生成跟照片一样精准的电子版需要3分多钟,而使用翻拍仪来拍摄的话,从按下相机快门键后开始计算,电子照片出现在电脑里的CameraRaw软件中,只需要1/25秒。”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台翻拍仪更符合使用者工作习惯、更加耐用。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張胜利研制的“翻拍仪”诞生了。依照他的翻拍台方案,整套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类型的相机,应用场景相应变得更加多样。
张胜利的脑子却根本停不下来,他又在二代的基础上制作出了三代翻拍仪——将工作台和翻拍桌彻底融为了一体,三代现在还在生产中,却可预见这将会是一台更加美观、便捷、高性价比的翻拍仪。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