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之光
极地之光
侯贺良
南極点终年被冰雪覆益,冰雪厚度约达2000米,海拔高度约为3000米,气候异常恶劣,各季平均气温为-60℃至-55℃。由于地球自转,南极点始终处在不断的移动之中,因此,科学家每年都要经过精确测量,确定新的南极点。
踏上白茫茫、泛着蓝光的南极点冰原,让我顿生一种圣洁感,继而又萌发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一望无垠的冰原蜿蜒起伏,呈现出鱼鳞状的、地球上绝无仅有的神奇景观,令人惊叹之余又浮想联翩。
看上去平滑干净的冰面,却是坚硬无比。听极地专家讲,南极点气候干燥降水几乎为零,这些冰原都是经过了上百,甚至上干万年的积压而成,所以变得坚硬无比。为此,我们在防滑的登山靴底部又套上了防滑铁爪才能行走。即便如此,每走一步,仍然免不了滑倒摔跤的危险。我所携带的一台崭新的佳能数码相机就因滑倒摔在冰面上而损坏。
南极点冰原有着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大气、荒凉与神秘莫测,广角镜头有着突出的解析力,是表现南极点风光的不二选择。
摄影作品影像质量的优劣,与照相机镜头的表现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能否正确使用更是关键所在。如在光圈控制上,个别教科书告知,想获得较大景深,就应采用最小光圈进行拍摄。其实,过小光圈的使用有利有弊,景深扩大的同时也会带来影响画质的光圈衍射,损害照片的锐度。所以,我在南极点的拍摄,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一般把光圈控制在f/8-f/16的范围内,这样,既保证了作品需要的景深效果,整个冰原的质感也得到了较好的表现。有时,我还会特意把太阳收进画面,烘托光芒四射、炫目生动的奇特景象。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