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风景的呈现与文化的浸润(3)

2023-05-08 09:49:3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风景的呈现与文化的浸润,关于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作品中,从上方俯瞰的照片并不是用无人機拍摄的,而是王达军本人身体力行,亲临现场,从另一个

风景的呈现与文化的浸润

关于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作品中,从上方俯瞰的照片并不是用无人機拍摄的,而是王达军本人身体力行,亲临现场,从另一个制高点去拍摄的。摄影家本人并不抗拒现代的方式,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王达军执着地选择了一定要自己到达那个地方亲眼观看的方式来完成创作。当一个无人机飞上去的时候,属于个体的独特观看被抹煞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替你观看。相机本身就是一种机器。在摄影家和相机的关系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到底是机器的观看,还是人的观看?优秀的摄影家一定会选择如何用他的主体性去驾驭这个机器。这也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面临的问题:当我们的创作语言越来越丰富,甚至越来越机器化、越来越科技化、越来越数字化的时候,人的主体性在哪里?只有人的独一无二的主体性,才是我们用来面向当代的一个最重要的利器。

景观·山悟006 王达军 摄(选自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之《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

何以面对当代的风景?那就是面对当代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人类如何健康地继续发展下去,这是所有艺术所要面临的共同背景。人类创造艺术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这是艺术的本质。所以在《景观·山悟》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具体视觉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超越了对具体作品形态的经营和探索,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去探索人类的内心与人类自己构建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景观·山悟》中体现的是环环相扣,息息相通,这种探索也是王达军不断突破的动力。

纵观王达军所有的风景作品,我觉得他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摄影家。无论外界对风景摄影如何评价,虽然他也有对自己作品进行反思,但他并没有因为潮流的摆动去改弦更张,而是执着地在风景摄影领域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用自己的回答去启发我们所有的人。在当代艺术如此盛行,甚至因为是否“当代”而产生不同程度焦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真正的当代。在面向当代的风景,面向我们当代所有人共同构建的风景的时候,在共同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回答,王达军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林路(《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学术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策展人):

谈谈我对王达军实践、创作的想法。40多年来,王达军从风光起步,今天又回到风光,这里面经历了很多对社会、人文不同的拍摄方式,最终回到四姑娘山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想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怎么样突破?这个突破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突破自己,要超越自己;一个是要突破别人已经成就的所有的一切,也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这两个突破和变革实在太难了,王达军40多年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每往前走一小步,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