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影像推动两岸的交流

2023-05-08 09:50:0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影像推动两岸的交流,刘欣(本刊运营编辑):庄主任,您好!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今年是第二届举办了,形成了品牌,有了影响。您作为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组委会主任、总策展人,请您介绍

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影像推动两岸的交流

刘欣(本刊运营编辑):庄主任,您好!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今年是第二届举办了,形成了品牌,有了影响。您作为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组委会主任、总策展人,请您介绍一下创办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初衷?

庄跃成:举办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初衷是希望构筑一个两岸影像交流的平台,进而推动两岸交流不断线、不停步。

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隔绝。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老兵探亲,两岸交流才开始恢复。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2008年,开启了两岸大交流的时代。但在2016年以后,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两岸的交流又出现了不顺畅的状况,几乎是停滞不前。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两岸的交流不应该断线,也不应该停步。所以,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路径和载体来推动两岸交流继续往前发展。具体谈到举办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初衷,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现实性。针对两岸交流的现实性,面对当前两岸交流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打通的管道,连接的路径。

二是时代性。现在从全球来看,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都进入到了读图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拍照手机的普及,由图片和视频组成的影像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媒介,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着人们的观看方式、思维方式。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而动。

三是群众性。既然是要推动两岸交流,所以还得具备群众性。我们构筑的平台不能只是小圈子里面少数人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必须有群众性。随着拍照手机的普及,摄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投入成本越来越低,进入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海峡两岸有着数量庞大的摄影爱好者。但是,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它进门之后的台阶却很高。拍一张照片容易,而拍出一张人人称赞的好照片却很难。大家轻轻松松迈入了摄影的大门,但想要进一步提升摄影水平,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数量庞大的爱好摄影的人们非常希望得到提升,也就特别希望能够加强摄影的交流和互动。

刘欣:作为影像交流活动和平台,海内外的摄影节、影像周为数不少,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定位是什么?特色是什么?

庄跃成:海内外的摄影节、影像周,有的侧重技术领域的交流,比如:拍摄设备、呈现形式……有的侧重艺术领域的交流,如:创作心得,还有影像的收藏与拍卖……但从影像表达的内容层面来看,更重要的还是文化交流。

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是一个推动两岸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更偏重于文化的交流。这是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它和别的摄影节、影像周的重要区分。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