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河洛文化的摄影表达
太极、河洛文化的摄影表达
我生活在河洛地区,受河图、洛书的启示,《太极三部曲Ⅲ·河洛象》的创作遵循传统文化之道,以科学为佐证,探索星空宇宙图景,与天地自然对话。
一
爱因斯坦说,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丽的事就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与科学的起源。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仰望星空,我常常冥想:宇宙因何而起,又将何往而去?宇宙有多远?有边界吗?
在自然万象的时空里,古人对星空、河流、天地的观察,肇始了太极文化、河图、洛书,其文化影响力渗入中国历史以及人们的日常思维之中。
源自内心的呼唤促使我用相机去捕捉这一雋永的人类精神图像,总结、思考其文化精蕴,陆续汇集出版了几本与这片神奇地域有关的《太极图典》《太极》《太极Ⅱ》等摄影作品集。
何谓太极?太极的思想观念是什么?何为河图、洛书?河洛文化的精神源远流长,缘何日久弥新,其文化传承的密码深藏何处?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易传》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引申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太极可以通俗地解释为一种古人的思维观念、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
易学界普遍认为:“河图、洛书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宇宙时空、地理认知以及自身存在的切身观察与感悟。”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洛书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关于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方向。”河图、洛书的图式还反映出中国人对数字的崇拜及时空观念。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中游嵩山地区及洛水流域。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河洛文化区域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也称之为“河洛文化圈”。
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太极、河洛文化根植于中原核心地带,但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外延,绝非局限在河洛地域之内,它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河图、洛书与太极图是中国文化标识性图腾。太极、河洛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源发性、正统性、主导性、兼容性诸多方面。
最近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河洛地区黄帝时代“河洛古国”的历史存在,河洛文化在中国大地上较早地进入到了文明时代。
宋代易学家邵雍深研易理,他从河图、洛书中悟出对宇宙、历史、盛衰、治乱的规律,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研究易学时,“冬不炉,夏不扇,盖心在于《易》,忘乎其为寒暑也。”受邵雍治学精神的感召,我背着摄影器材去壮游天下,感悟自然,发现自然万物中的太极思维与河洛神韵。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