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底层 你的户外贴身保镖
打底层 你的户外贴身保镖
Fora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徒步间歇休息时脱下背包,可偏偏一阵阴风袭来,汗湿的后背顿感刺骨涼意;为图方便穿着普通内裤,可行走一天后发现大腿内侧被磨出血疱,只能默默忍受尴尬和疼痛;贪图凉快只穿了短袖上衣,暴晒过后发现手臂已几近晒伤脱皮……
以上种种窘境,都是因为你忽略了最贴身的打底层所致。实际上,户外打底层是你的另一层皮肤,是着装系统的基础,也是行走户外的安全保障。
分层穿衣法如今已是户外爱好者耳熟能详的概念:打底排汗层、中间保暖层和外层保护壳共同作用,帮助我们排汗、保暖、防风雨,以此适应户外瞬息万变的气候变化。
在这个典型的三层叠穿法中,打底层是最不起眼的一层。它没有冲锋衣那样酷炫,又远不及羽绒服贵重,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整个分层叠穿系统的基础。入秋后,天气变幻莫测,时冷时暖,保暖衣和冲锋衣自然要背在包里,但打底层却可以一直穿在身上,一年四季陪伴着我们。
三个叠穿分层中,打底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湿排汗。为什么排汗如此重要?打底层又是怎么为我们排汗的呢?
失温是所有户外爱好者谈之色变、不愿经历的事情。但很多人对失温的想象往往是严寒凛冬之下,可你以为夏秋时节,天气暖和了就没有失温风险了吗?
美国每年有至少1500人死于失温症,让人意外的是,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失温案例大都发生在0~10℃,而不是零下极寒天气;造成21人遇难的白银“5.22”山地越野赛事件也发生在相对温暖的5月,而非冬季。
实际上,失温和环境气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人是恒温动物,当身体产热的速度赶不上热量丢失的速度,难以维持37℃的体温时,就可能导致失温。大多数情况下,失温并不是由于环境本身的低温,而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分(雨雪、汗水)蒸发带走大量体热。
在大风的环境下,水分蒸发吸热的速度会被迅速加快,即使环境温度不低,也会让我们的身体迅速变冷。当你开始打寒战,手脚不自觉抖动,这就是危险信号了,汗湿这个最容易忽略的隐形敌人已经趁虚而入。
作为恒温动物,穿衣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体温,而干燥则是保温的基础。外层的防风防水交由冲锋衣解决,而内部的汗水、突破外层的雨水则交由打底层吸收,排出体表。保持干爽的同时留住热量,为我们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中创造一个贴身的微气候,这就是打底层的作用。
·打底层—保持干燥的底线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