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之死
冰川之死
文森
冰川,都在慢慢死去。
1950年以来,中国的冰川覆盖面积减少了18%。过去20年中,全球冰川质量损失一直在加速。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证明着这一事实,几十亿、上千亿、上万亿,这些数字很大,大到令人难以理解和体会的程度。冰川融化了很多,很多很多。可究竟是多少?
01梅里的疤痕
86(网名)第一次去梅里雪山的时候,还不到10岁。
那是一个冬天,通往梅里雪山的公路还远不及现在平坦,86和他的父母开着一辆面包车从德钦前往飞来寺。
去飞来寺的老路要穿过层峦叠嶂的白马雪山,高海拔的冬天,积雪减小了地面的摩擦力,车胎一直在打滑,一家三口只能掉头改道。缅茨姆峰出现在214国道一个绕过山体的急弯处,这是梅里雪山的独特魅力,当你见到它的一瞬间,它便已经君临天下般地耸立在你的面前。在86眼中,中国没有几个雪山景观能媲美在飞来寺正观梅里群峰的震撼。
86依稀记得那天是难得的雪后天晴,天空中几乎没有一丝云彩。下午4点的阳光闪耀在山谷间,他第一次见到了纯白色、完美无瑕的卡瓦格博。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雪山群,三人都很兴奋,在那个相机还使用胶卷的年代,他的父亲一连拍了两三卷胶片,这是86对梅里雪山最初的印象,从15岁徒步318国道至今,玩户外将近20年的他,如今已是登徒子户外的一名领队,每年都会带队在云南徒步转山,对于梅里雪山,他有着特殊的情感。
同时,他也见证着梅里的变化。
“梅里雪山附近的冰川消退,真的是触目惊心。”86这样形容。儿时记忆中的卡瓦格博,通体纯白,终年不见其黑色的山体,明永冰川绵延10余公里,直泄入脚下的澜沧江。
而现在,从飞来寺的方向远观,明永冰川的中间却有一道明显的断痕,相比20年前,冰川末端后退的距离也要以公里计算。冰川的流动会侵蚀山谷两侧的植被与岩石,在冰川表面的位置留下一道痕迹,这代表着曾经在这条线的高度,是冰川的表面。而现在,冰川蜷缩在千米后方,曾经冰川所在的位置,只留下了黢黑的冰碛堆积物。
与卡瓦格博相望的缅茨姆,以其耸立挺拔、洁白如玉的形象深刻人心。2019年,一场发生在海拔6000米处的冰崩,在神女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疤痕。在海拔6000米,虽然降雪丰沛,气候高寒,可在缅茨姆陡峭的山体上,积雪却很难再变为冰川。
梅里雪山地区降水丰沛,冰川末端融化流失的积冰可以快速得到补充,冰川的长度在“流失一补充”的动态平衡中得以维持。这种冰川因其受海洋气候的控制被称为“海羊性冰川”。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