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之死(6)
冰川之死
尽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一睹南极的真容,可在木义的印象中,“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在乎冰川是否退化,气候是否变暖,他们游览南极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在前往南极十余天的旅途中,游客们通常由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出发,用两天时间乘船穿越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然后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观看走得摇摇晃晃的企鹅或浮上海面换气的鲸类,又或者徒步游览冰川。
而在穿越德雷克海峡的日子里,以及遭遇坏天气无法下船活动的日子里,活动组织方会安排探险队员或科研人员进行科普讲座。有时关于野生动物,有时是关于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关于南极的冰。
不同于北极,南极是一片大陆。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千米,而覆盖这片大陆的冰盖却有1398万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到2000-2500米,这块巨大的冰储存了世界上70%的淡水。
近年来,人们听闻的关于南极的坏消息越来越多。
2017年,南极的拉森C冰架发生断裂,一片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的冰山从冰架上断裂脱落,成为了浮动冰山。拉森A冰架早已在1995年崩裂消失,2002年2月,接近四分之一的拉森B冰架(约3250平方公里)发生破碎,2008年,拉森B冰架崩解殆尽。2021年3月,又一片面积达1270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山从布伦特冰架脱落。即便如此,相比于北极,南极的冰川退化速度还是要缓慢一些,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北极的冰盖面积萎缩了40%。在南极的个别地方,平均气温甚至在下降,可也有些地方,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两倍之快。对这些鲜少有人知晓的事情,有很多人并提不起兴趣。在这些讲座举办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在房间休息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听众席的座位总是会空余不少。
“很多人真的觉得冰川退化、气候变暖这些不关他们的事。”木义这样说道。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在木义的经验中,去往南极的游客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收入水平较高、资金富裕的年轻人,他们通常25-35岁,既有资金,也有空闲,能支持他们走出来看看世界,他们大概占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另一类,则是退休的老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并且可能曾有稳定且收入可观的工作,因此他们有足够的积蓄支持自己来到南极游览,在人群中的比例与年轻人大致相当。
游览南极并不便宜,除了一些特价票以外,大多数南极旅游活动的价格在5-8万元左右,并且不包含去往阿根廷乌斯怀亚的大交通。因此,前往南极游览的旅客,只能代表特定收入水平的群体。在这些人中,那些通常有着更强烈的探索世界愿望,坐在科普讲座的观众席上认真聆听的人,是较为年轻的游客,而年迈的游客则甚少出现在相同的场合。15452C8B-CB39-4A68-B3B0-DE5CEA25A57C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