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边 湖思大爷曾守护的10000个故事
泸沽湖边 湖思大爷曾守护的
徐时雨
2021年深秋的夜晚,老唐坐在镜头前翻开20年前的留言册,泛黄发脆的薄纸上,歪歪斜斜的笔迹被几滴水晕开。他极为小心地翻着,用透明胶布轻轻粘好跨页处的碎裂,像对待珍贵文物般爱惜。
第一篇留言,时间是在2000年,是一个叫阿玲的姑娘写下的。
“看着20年前你留下的点点滴滴,我感慨万分,我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个性格直爽,脾气有点急躁,但是内心充满了善良的你。记得你和你的表妹20年前第一次来泸沽湖,第二天还是第三天的时候,你告诉我,大哥,我要留下来,我要在这边支教……”老唐一边翻读一边在记忆的海洋里翻找着某片回忆。
像这样的留言册,老唐还有100多本,其中收藏着10000多个故事。
老唐原名唐斌,身边的老友多称呼他“大爷”,他在1998年来到泸沽湖,在摩梭人的村落里开了第一间茶屋——湖思茶屋。10年后,又在泸沽湖边开起当地第一家青年旅社,他将那些年从泸沽湖摩梭人中获取的暖意,都送给了从天南海北来到泸沽湖的人们。
2017年,为了孩子上学,老唐和太太晓敏搬到大理开了一间民宿——大理湖思花园。在这里,他抖落岁月的尘埃,开启了一个个尘封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自我探索、自我放逐、对爱情的追寻、对亲情及友情的困惑。
而在翻读这些故事之时,老唐也在重温并缅怀着自己的那个时代。
世纪末的探访
世纪末的最后一天,世纪末的最后一个小时,只有从浮躁宣泄的大都市里走来的人,才会刻意地记起这个时刻,在大山中的一汪清水旁,在一群淳朴善良的当地人中间度过这个在世俗的眼光中重要的时刻,并非源自我事先的计划,然而,经历了两天的泸沽湖之行,我才知道原来这份宁静祥和深远的感觉,才是我最想要的,才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属于我灵魂深处的新年新世纪。仰望都市的昂贵的繁星,面对纯净的夜的湖水,想我的心情、我的爱人、我的明天……
——选自留言册
每日,天边刚刚露出一丝橘黄色的曙光时,老唐便已在大理湖思花园民宿的露天阳台的长桌边架起手机、打开录像功能,然后坐下翻开那本陈旧的留言册,对着镜头读出其中一篇故事。
这样的留言册在20多年前开始便被放在泸沽湖边湖思青旅柜台上,一本写满又是一本,天南海北无数的人们透过那扇落地窗望向几米外的同一片泸沽湖时,总会写下不同的感叹。被万般描述的泸沽湖,也总能接住每一位过客的心绪。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