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边 湖思大爷曾守护的10000个故事(2)
泸沽湖边 湖思大爷曾守护的
跨年前一天,老唐刚好翻到这篇,一位叫辛远的男生在20世纪末最后一天写下的留言。那字里行间所刻画的细微感受,老唐并不陌生,就在距离彼时的1年多前,1998年年末,他满头大汗地坐在三轮车高高的货堆上,混入滚滚车河中时,也曾有过差不多的思考。
不同的是,那时大都市于老唐而言已是倒车镜里的风景,或者说,他成了城市的过客,正带着辛苦进来的货物准备从昆明返回泸沽湖,为茶屋(当时还不是青旅)的开张做准备。
他人生这一篇章的故事,要从更早说起。
20世纪90年代,因为一位老人的南国之旅,中华大地上掀起一股“下海潮”,人们在时代的选题面前作出自己的命运选择。唐斌也成为这股巨流中的弄潮儿之一。
1994年,唐斌从国家机关辞职下海,年轻气盛的他渴望在商海之中间出自己的天地。他来到边境小城云南瑞丽,在那里做一些边贸生意,也就是把中国的小商品卖给缅甸商人。生意一直很好,除了做大量的批发业务,他还相继开了几个零售门市,“照如此势头发展下去,我的发财梦就要实现了。”他后来在日记中回忆道。创业成为那个时代的烙印,有人遇到天赐的良机,生意成功,生活体面;也有人被时代的大浪拍在沙滩上,不知所措。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老唐的边贸生意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人民币坚挺,缅币贬值,唐斌的商品再也卖不出去,他在4年前决定下海时做的发财梦,几夜之间便落空了。停掉生意的唐斌跌落至人生低谷。
那时瑞丽市里开始有了大大小小的赌场,无所事事的唐斌开始沉溺于小小的赌博,因为每次还都能赢一些钱,尝到甜头后的他胆子也越来越大,和几个朋友商量干脆合伙投资赌场。他把所有的身家都投了进去,最后只剩3万元。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唐斌彻底失意了,每日倒在宾馆里昏睡,浑浑噩噩度过了一个多月。
在走投无路时,他想到出去散心,朋友推荐他去泸沽湖。多年来一心挣钱的唐斌对旅行这事全然没有概念,没做太多准备便提着箱子出发了。他甚至忘记了要去的地方是高海拔,还穿戴着只适合亚热带气候的衣服。
1998年11月,唐斌分別坐上丽江到宁蒗、宁蒗到泸沽湖的两趟班车。班车上,坐满了穿着民族服饰的彝族人,只有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锃亮,左手提着密码箱,右手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出现在这里,画面甚是滑稽。班车在盘山路上千回百转,刚下过雪的高原冻得人手脚发麻,他顾不上得体,干脆挪到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坐着取暖。58239A5C-0561-47FC-9429-C5B26A276152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