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浩克”北美高海拔大岩壁攀登手记
“无敌浩克”北美高海拔大岩壁攀登手记
徐晨辰
滚滚而來的乌云
我和伊安登顶The Incredible Hulk(无敌浩克)[1]的Red Dihedral线路》[2]时,手表指针逼近下午两点。
夏季的每个午后,暴风雨都会如期而至。在初秋寒冷的攀登季末尾,我们并不太担心天气骤变。只是出发前的黎明,一层如蝉翼般的薄云静悄悄地靠近Robinson Creek(罗宾森溪)山谷,笼罩在另一侧绵延起伏群峰上空,让我们顾虑会在低温中攀岩。高海拔让稀薄的空气更加寒冷,再加上位于南面的目标线路整个上午都不会受到阳光的眷顾,多云更是会把愉快的攀爬变成七到八个小时饥寒交迫的漫长折磨。
我们本来打算爬完10个绳段后下撤。可考虑到需要横切两个绳距到西面山崖的线路顶部绳降,我们保守地选择了更安全稳妥的方式——爬完最后两个乏味的绳距,到达这座山体的尖顶,由此从背后松动的乱石堆积的沟壑里下降。
登顶合照是必须的,换成接近鞋后,我们克制地庆祝了一下,撞拳、拥抱,翻看了防水盒子中登顶者们的留言,又在本子里写下只言片语。高空呼啸的狂风一点儿没有让我们简短的停留变得舒适,它不断催促着我们手中的每一项操作。目之所及,崖壁底部是被原始冰川推凿出的V形山谷,雨季成洼,始作俑者已随冰川期的结束消失不见,空留贯穿和覆盖整片山坞的乱石场。无数巨石在距离被拉长的视野中,如同绵延漫长白色海滩上的细细砂砾。偶有挺拔的红杉点缀在季节性溪流路过的地方,小草一般大小。
更高处生不出较大的树木,唯有黄黄稀疏的野草和抱团生存的一簇簇矮松。谷地向右急转向更低处延伸,遇上更大更宽广的主干道——罗宾森溪山谷。地面的流水在那里汇集成双子湖(Twin Lakes),我们租赁的汽车就停在风和日丽的港口一隅。老人们悠闲地在湖边垂钓,遛着自家大狗或享受湖光山色中的野餐。远方群山的每条沟壑和脊线明明与我们所在的峡谷一样动辄纵深几十公里,却像极了手臂上因攀岩而肿胀凸起的血管。
如同前7个小时一样,我们忍不住不断回首,一再确认天气。晨间的薄云壮大了势力范围,厚实的长条乌云占据了四面八方的天际线。上层云朵如棉絮状地蒸发到更高的远空后,疏淡、消失。我的鼻尖先察觉到细微的空气异样,心中立刻不自觉地浮现出电影《后天》中的一幕——彻骨的冷锋袭来,快速扫过人群聚集的城市和海岸线,万物表面生出白霜,浪花被一秒冰冻。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