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2023-05-23 09:39:3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影响、在战后信念崩塌的社会中艰难调适的嬉皮士们,以流浪的生活方式在路上审视自我,渴望找到精神的归宿。

四海为家的嬉皮士被视为现代背包客的雏形。2000年,在郑钧荡气回肠地歌唱《回到拉萨》的6年后,人们仿佛突然找到了一处灵魂皈依的圣地,去西藏的热潮在彼时刚刚兴起的背包客、自驾族、驴友之中蔓延开来。丽江、阳朔等地也成为背包客们的选择,那些渴望找寻到自我价值和精神归宿的人们背包上路,在中国辽阔大地上,留下了不少罗曼蒂克式的故事。

路上的罗曼蒂克,当然不是始于千禧年后。向前追溯,有刘雨田徒步走完中国万里长城;有余纯顺完成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滇藏、新藏、青藏等公路、勇闯罗布泊;有谢建光背着破包,推着破旧板车从东北到西藏寻找他在书中看到的远方。

个人的脚步在一个时代之中,都会留下或多或少、或伟大或渺小的意义,气壮山河的探险传奇故事,成就了往昔岁月里的罗曼蒂克,至今仍惹不少人慨叹。有如此岁月对比,当如今带有真正探险色彩的脚步越发罕见时,人们感叹,“现在真正的背包客怎么消失了”,“这个时代缺少新的探险”。

2021年,苦行带着他自己的问题上路,如跛脚僧一般孤身闯进一片“死亡之海”。

在苦行之前,始终无人曾通过无后援全自助的方式完成穿越。苦行用时54天完成了这个百年壮举。

当无数人为其赋予意义时,苦行却说,“穿越塔克拉玛干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是把它当成我个人的关卡,为了我能不能做以后我想要做的事情。”多年以前,在喀什经营了几年生意的苦行陷入自己围设的困境之中,他想要突破自己去做一些更具成功性的实事,用他的话说是“脱离属于我自己的本分去想种种不该想的事物”。他深陷忧虑,最后给自己设立关卡,比如,用从未有人做到的方式走一个沙漠。

或许没什么伟大的意义,人终其一生不过是都在闯自己的那道关卡。对于苦行来说,就是去穿越那片死亡之海,以此来获取强大的信念。

那些有着罗曼蒂克般浪漫色彩的故事,多少都近似苦行僧式的行走。但另一条道路上,也有被质疑为“假行僧”式的行走。

自2016年兴起,到2021年达到鼎盛的徒步西藏“直播嘉年华”,在2021年8月21日,单人徒步西藏的河南女孩美美在沿途直播时突遭事故后走向崩塌。这种推着小车、开着直播去徒步西藏的风潮,引起一阵热议。

在这场不能被称为文化,只能称其为现象的行走中,金钱与流量取代了天南海北的传奇故事。有人说,“和过去不同了,现在进藏路上都挤满资本和廉价梦想。”也有人说,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有故事。”而一位徒步主播坦言,“其实走在路上的人,是在逃避一些东西,而不是面对一些东西。”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