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消亡?(4)

2023-05-23 09:40: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直播平台上有一位叫四少的主播,在镜头里总是一个背包轻松地走。阿耀端着手机让我看,我就没弄明白,这么多吃饭睡觉的行李,他到底是怎么背的呢!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

直播平台上有一位叫四少的主播,在镜头里总是一个背包轻松地走。阿耀端着手机让我看,“我就没弄明白,这么多吃饭睡觉的行李,他到底是怎么背的呢!”

当时,关于真徒步与假徒步的话题在抖音经常出没。阿耀定义的真徒步是,只要你走,是否有支援车无所谓,很多团队都有车跟。车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补给,一种是发生意外及时送医院。

从出发到抵达拉萨,大白仅仅用时41天。与那些拍拍停停、寻找噱头迎合流量的主播不同,不直播、一路采取轻量快速的方式前进,为他省去了很多时间。同行的兄弟想搭车,他坚决拒绝。可以不背包,但依然要有背包客的精神。

所谓背包客精神,是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进藏路上,有你想象不到的各种行进方式,背包和推车之间的差别,也不只是是否轻量化这一点。

当我们深入去看徒步主播与背包客、网红和驴友之间的不同,也许能看到他们身上“加法”和“减法”的人生态度之差。

2018年,丁一舟带着患病的爱人在地图上“走”完一个心形路线后,也不小心成为了网红。网红带来的热度足以让他们在城市丛林里热闹一番,但丁一舟把落脚地选择在了理塘县郊的西城门旁。

“越走越简单,甚至有点回不去城市的感觉,现在还是这样。”回归到自然,生活变得简单,每天一点吃的一点喝的,太多的钱通常是没用的。环游全国后的丁一舟开始反思,“我在城市里为什么会过得这么复杂?”

傍晚前夕,路遥星空客栈小院里的高原野花开得正茂盛,站在客栈二樓望向远方,青色山脉与浅浅欲出的晚霞默契相接,荒野的气息更加浓重。天色将晚,一位埋头骑行的男人路过客栈门口并不打算停留,只是匆匆侧头看一眼这最美的荒凉。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洗涤灵魂的过程,就像你开着房车,你在车上吹不到风,淋不到雨,你身体是没有这些记忆的,所以你不会反思一些东西,看到同样的风景,你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丁一舟收起望向窗外骑行者时那一瞬的表情,转过头对我说。

有几秒钟,我真的看到他眼中流露出的共鸣之情。

1984年,中国大地上驴友还很少见,在那个连温饱还没解决、固定电话都还没有普及到家庭的年代,没人理会诗和远方。

但在那一年,一位叫谢建光的24岁少年决定走出大山。他出身贫寒,没有上过学,却饱读诗书。带着150块钱,背着一个破包,推着一个破旧的板车,不顾亲友的反对,他想去寻找他在万卷书中看到的远方。

如今,推着小车徒步旅行如此盛行,进藏路上挤满资本和廉价梦想,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40多年前就已有一人推车上路,只为了寻找自我的价值,甘愿一生穷困潦倒。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