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消亡?(5)

2023-05-23 09:40: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最初,谢建光只计划走几个月,后来是几年,再后来,他想一直走下去。徒步艰苦,他经常捡人家的剩饭剩菜吃,偶尔收一点废品去换钱,但有了钱,他第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

最初,谢建光只计划走几个月,后来是几年,再后来,他想一直走下去。徒步艰苦,他经常捡人家的剩饭剩菜吃,偶尔收一点废品去换钱,但有了钱,他第一件事情不是买东西吃,而是去买书。

就这样,他拉着自己的板车,走了整整35年。从东北到西藏,从内蒙古到无人区。谢建光步履所及20余省,走过了30多万公里。

曾被称为“川藏神兽”的张树桥已许多次骑行进藏,说到推车徒步直播,他感叹:“现在可太多了!”以前不是这样,他说早些年的进藏路上,来自天南海北擦肩而过的人互道一声辛苦,为彼此竖起大拇指,这样的举止已成为陌生人间的默契。

2013年,张树桥在进藏路上幸运遇到过谢建光,“只对望一眼,就知道是一类人。”两人都默契停下,走近聊上几句,互道一句珍重再启程。

“现在看到那些推着小车盯着手机,一边走一边说话的人,我连看都不想看一眼,无法共鸣。”张树桥说。无法共鸣的,还有丁涛。他是张树桥在川藏线上结识的好兄弟,是一位奥运骑手。

2011年5月,丁涛用时8天12小时55分骑行川藏线,是8天骑行川藏线的第一人。至2021年为止,他已完成15次川藏南线骑行。

“太多见啦!不是偶尔一次看到。第—次看到还行,看的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干啥呢这是。”他摇着头说。“所谓真假,就是不纯粹嘛,人多路好的时候就下来推推,做做样子。”

丁涛不直播,也不懂直播,他说,“以前在路上见到,从眼神就能看出是同类人,现在看都不想看,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一句话都不想说。”

20多岁时,丁涛想去看看大海,便从安徽老家出发骑行去上海。在漫漫长长的一条路上一直往东骑,边骑边想:“我要跑到路的尽头。”第一次骑行,这个年轻小伙子只揣23块5毛钱,骑了800多公里。

在成都的家里,丁涛指着自己的小腿对我说:“现在里面还打着钢板。”2020年,在川藏线上下海子山时,一个石头飞下来,右小腿胫骨骨折,养了一年多,他说伤好了还会接着骑。

即便有各种神奇经历,创下过许多光辉成绩,丁涛并没有借此获取过多少利益。不太宽敞的客厅内,最珍贵的物件应该就是那三四辆“战车”。聊起如今川藏线上的便利条件,他想起2006年,自己第一次骑行川藏线时的狼狈。

那时候,很多骑318的都是单边,到拉萨就坐火车回来了,他是全年都在路上,所以行李非常非常多。“单车加行李,大概60多公斤,前面就挂了差不多10个包。”

那时他基本在藏民家打地铺,或者风餐露宿,住桥洞、睡羊圈、睡楼梯。有时候也会在路上捡东西吃,半瓶的矿泉水、吃了一半的咸鸭蛋、面包饼干,甚至吃过野菜。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