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消亡?(7)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
在理塘东城门边的烂尾楼旁,我们遇到一个3人的徒步团队。“以前团队还要更大一些,之前是6个人。”
问及为什么其他队员都退出了,一位看似是团队管家的人说:“熬不下去了呗,像我们这种,如果他自身负债的话,就没办法坚持。我们之前一路花销比较大,因为收入高,一天一两千,所以一路全住旅馆。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确实如此,烂尾楼的一边,正停着一辆小轿车,车后座和后备箱里,塞满了行李。也正因为有这样一辆后勤车跟着,他们的推车并不沉,上面只是竖立着几部手机。
清晨,他们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每个人都精神饱满。团队里的主角走向车前,打开直播美颜,一个沧桑大哥秒变精神小伙。管家也走到镜头前,从推车里拿出一把小梳子,捌饬一番,“来,家人们,一起帮把灯牌点亮,点点赞!一起点赞,出门多赚1000万!”
清晨9点钟,高原的太阳已经有些刺眼,他们就这样情绪激昂地走向远方。
然而,同一片烂尾楼的另一个角落,阿耀和队友靖哥哥却远没有这般情绪状态。因为高原反应,靖哥哥又在帐篷里颤抖着熬过痛苦的一晚。今天早上,他准备搭车返回成都。
烂尾楼旁的台阶上,阿耀看起来状态平平,他说,刚出发时,自己对流量没什么欲望,但一路走过来,发现很多主播都是为了流量。“只有我一个人傻乎乎地走。”
“反正你都是走,何不赚一点钱!”途中遇到的徒友对他说:“我就是为了流量,不然我出来走是干嘛,我在家开小货车,每个月有六七干。”哪知道刚出发一个月,因为河南美美事件,直播间屡次被禁播。
阿耀在这样的声音下,渐渐迷失了出发时只是想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初心。而在官方严管下,在流量之外,他已经很难找回最初的状态。
理塘县内,318国道上,从东城门到西城门之间是一条平坦水泥路。此时在西城门,摆摊人横坐在宽敞的后座一侧,看着来来往往的过路人。在他的眼前,仿佛是一幅微缩的社会景观。
“看着他们,有时候觉得真有意思。”他笑着说,“有时候看着他们,我都想去徒步挣钱……”
他常住在拉萨,目前短期留在理塘卖卖特产和贴纸。也许在江湖的另一处,他也是别人眼中路上的过客。
他收回望向路边的眼神,“徒步呢,你真的必须有一个信仰。对于他们,钱就是信仰。是对钱的信仰,不是对拉萨的信仰。”他拍拍手站起身来,然后就转到车后去招待买贴纸的顾客去了。
那些路过的推小车的人,有的也会停下来跟这些摆摊人聊聊天。
但也有很多骑行者,他们从不舍得下车停留一刻。西城门从这一端到另一端,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坡,那些骑行者吃力地埋头骑过去,眼中根本不在意那些拍照打卡的游客和叫叫嚷嚷的徒步主播,只是专心走这一段路。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