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5)
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
下沟经过一大段乱石堆,蜗牛小姑娘居然捡到一副太阳镜,我疑惑中手台呼前队,确认是金牛哥丢了,心中一阵窃喜,少不了K他一顿饕餮盛宴了。
顺沟而下,在海拔4313米左右,有牧道左切,始有稀稀拉拉的矮灌木,终于可以纵情欣赏哈莫贡嘎的雄姿了,这里秋色已醺人自醉,拍照发呆两相宜。
顺牧道再下,惊现黄金拍摄点位,俯视多依隆巴错,顶礼膜拜哈莫贡嘎峰,我也磨蹭地拍拍延时,就下到沟底,这段牧道时隐时现,经过小绿错后,已经没有路迹了,我选择直切大湖边,结果隐没在可人彩林底下的是杂石堆、陷阱、深沟,颇费心力。到达大湖边后就非常好走了,接着蹚过没及大腿的冰寒溪流,下午5点就到了我们的湖边营地了。
日期:9月24日
行程:多依隆巴湖邊营地(4084米)—临时营地(4724米)
徒步路程:4.84公里
徒步时间:6小时(正常5个小时)
海拔:爬升781米,下降147米
看点:高处远观多依隆巴错、冰川侧推垄、唯美小错
建议:①出发时拔高直上冰川侧垄,垄顶及沟中均有牧道,进深沟,大牧道在左侧。②事后复盘,按隐约牧道的引导和后几天的探勘实况,这沟直上5230米海拔的丹霞垭口,或有牧道可下到米堆曲到达马拉此,期待后驴继续探勘。
9点10分整装出发,今天的计划走向是从多依隆巴错翻过湖边的大型冰川侧垄堆到沟里面徒步。
由于从营地直接上切侧垄堆较陡峭,大家先偏离计划轨迹,往右边的侧垄堆端头的乱石缓坡绕行进沟。没有路迹,跌跌撞撞地拐入沟中,始有小溪,但溪谷杂灌很多,就高绕攀爬陡坡上到沟中一平台,稍作休整,继续顺沟前行。
猫哥冲到前头想顺大沟左侧行进被我唤回,导致我们被沟右侧过于明显的牛道诱惑上切陡坡,上到一半没了路迹,猫哥、马子已冲上高点,发现并没有路迹,又不想再下大沟,只好在高处横切往沟的上游方向,就对讲机呼叫大家在前面有经幡的地方汇合。
金牛哥在行进中看到沟底的路,果断下到大沟中走现成的左侧大牧道,而我们大部队6人选择走右侧半山腰的微茫牛道。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最后大家全体在大沟上游又汇合了,此时13点20分。
简单休息后,顺沟左侧再次拔高,玛尼堆经幡暗示这里还是牧民的常用通道,朝着经幡方向上切,重拾牧道,顺走,迎面而来的是一处断崖小瀑布,甚是婉约清新有美感。
继续前行过一处平地,接着就是让人害怕的古冰川推垄,上上下下跌宕起伏不停,还好有隐约的牧道可遁。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