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6)

2023-05-23 09:25:2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今天探路颇费周章,也耗了太多的心力,导致大家都有点倦怠,这里距离计划营地还要爬升近300米。大家盘算下可能还要探路两个小时,而前方还有诸如水

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

今天探路颇费周章,也耗了太多的心力,导致大家都有点倦怠,这里距离计划营地还要爬升近300米。大家盘算下可能还要探路两个小时,而前方还有诸如水源营地等的不确定性,那么就早点收摊吧。

简单交流下,大家找到一处水草丰美之地,下午3点10分就临时扎营了。

日期:9月25日

行程:临时营地(4724米)—水晶垭口(5100米)—“上甘岭”临时营地(4976米)

徒步路程:5.14公里

徒步时间:6.5小时

海拔:爬升648米,下降421米

看点:直面哈莫贡嘎峰6260

建议:“上甘岭”4976米临时营地无水源,务必从大沟中背水上来。

昨天没能抵达计划的营地,今天只好提早到8点30分出发。

依然是断断续续的牧道,出发半个小时到达约150米的大陡坡底,乱石杂陈,爬到一半开始有水流,约耗费45分钟,大家都上到4970米大平台了,我们在这里简单休整后继续。

这里地势较为平缓,没有多久,11点就上到垭口,大家简单地吃了些路餐。

倾听雨落行途中捡到一块水晶宝石,挺大块的,我们就把这块水晶压在5100米垭口的大岩石上,当作玛尼堆。

5100米水晶垭口下坡是背阴面,乱石堆夹杂着零星小冰川,按计划我们下垭口后会选择横切拐到另一个沟爬5243普拉拉垭口。做攻略时作技术分析,就显示垭口坡度太大,为保险起见,作了绕行米拉拉垭口的备线预案,但那样就得多走一天。

猫哥与我下坡,走在前面探路,在合适角度远观普拉拉垭口。我还是觉得没有多大把握,猫哥觉得问题不大,但经过这450米左右令人绝望的爬升量,要是最后穿越垭口失败,对团队士气的打压不是一丁点啊。

我通过手台呼叫后队,马子与蜗牛果断启用无人机对普拉拉垭口和米拉拉垭口进行无人机飞勘。影像显示计划中的普拉拉垭口最后50米区域有积雪并有可能有亮冰,坡度大约60度,是破碎强风化溜坡地貌,米拉拉垭口由于距离较远只能远拍,照片上看不出有牧道痕迹,也很陡峭。我与大家分析说米拉拉垭口肯定有横切牧道,这个我在做攻略时已确认。一起商议后,启用米拉拉备线。

顺大沟下降百余米,我们上切拐入米拉拉沟有微茫的路迹,坡度很陡。猫哥带大部队选择直接上切皱褶,我与蜗牛选择切入沟中走。最后在15点10分上到一处半山平地,合适扎营,但没有水源,蜗牛启用无人机找水源,发现再拔高约100多米有块阴面积雪,却没有合适营地。

经过一天的探路,实在有些疲惫不堪,大家选择就地扎营,我已滴水无剩,蹭了点蜗牛小姑娘和石头的水撑着,半夜渴了辗转反侧,还好下起零星小雨,收集Sea to Summit新款帐篷面上的薄雪,化成几十毫升续命水。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