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这些户外人正在“中国原创”的路上艰难前行
产业这些户外人正在“中国原
韩达
“户外”作为一项舶来概念,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国内自主背包品牌强氧可能是最早的国产原创品牌之一。与许多国产品牌通过代工积累经验,再创立自主品牌的过程不同,强氧与一些国外品牌的创建初始类似,这一开始只是一个户外爱好者DIY自己户外装备的故事。
1999年沈阳的秋天,天气格外舒适,青年大街的一家外贸店里迎来了一位年轻顾客,他叫陈明春。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户外ID更为人熟知——看见野玫瑰,国产户外强氧的创始人。
当年的陈明春刚刚25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是一名平面设计师。90年代,国企改革,沈阳铁西区所有的工人几乎都下岗失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明春当时每个月1000块人民币的工资算是不错的,但想要买一个派格牌的户外背包还是很心疼。
“当时刚有些国外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派格背包很流行。但一个包大概要600~700块人民币,快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陈明春如此回忆。
他路过外贸店时,被一个长得很像派格没有牌子的背包吸引了。“那个包的包身很像派格,但没有背负、支撑、腰带,背带也很细。不过很便宜,大概三四十块钱。”陈明春买下了这个背包。
在户外店仔细观察了派格背包的背负、背带、腰带后,陈明春决定回家自己动手改造那个无名背包。
随后几年里,这个背包陪着他走南闯北,每次徒步他都会背着这个包。回来后还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对背包改造改造再改造。
2002年陈明春将工作與生活的重心,从沈阳转移到了北京。到北京后他经常参加三夫户外组织的活动,一来二去与许多三夫员工都混熟了,还经常拿着自己改造的背包给三夫的张恒看,一起讨论如何改造它。
2005年的一天,张恒突然问他:“Big Pack派格、亚洲户外展的创始人,克诺特-耶格先生来北京了,你要不要见一见他?”
陈明春当时的那个背包已经改装得相当成熟,他在背包的腰带位置设计了一个可以横向转动的辅助装置。当时网络远没有今天发达,信息相对闭塞,陈明春听说有机会见到耶格先生非常高兴,希望可以通过他了解国外背包的设计,于是马上就同意了。
见到了耶格先生,陈明春向他展示了自己多年来不断设计改造的背包。并向他请教,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背包设计。
耶格先生肯定了这款背包,改装得非常有趣,很有创意。回想一番后说,国外目前只有在腰带位置设计纵向辅助移动功能的背包,像这款横向辅助设计的,他从未见过。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