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雄一郎:从珠峰滑下的男人(2)
三浦雄一郎:从珠峰滑下的男人
“长久以来,人类都有追求更高山峰的倾向,以此来寻求内心的声音。在行走的过程中,你属于群山,你的身体属于群山,你的呼吸属于群山;天气、温度、风向决定着你的存在。”三浦说到。
前往大本营的路上,三浦再次遇上了他的英雄——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正是三年前在新西兰塔斯曼冰川的一席鼓励,让三浦确信他可以去挑战珠峰滑雪。这一次,这位首登珠峰的男人说,如果年轻几岁,他也想加入三浦的队伍在珠峰滑雪。
在大本营,探险队花了数周时间适应珠穆朗玛峰稀薄的空气,并为进一步的山地跋涉做准备。喜马拉雅变成了属于三浦的野雪天堂,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带给了他孩子般的快乐。
然而,这次冒险并非没有代价。两人在稀薄的空气中遭受了致命的心脏病发作,昆布冰川上的一次塌方夺去了6名夏尔巴人的生命。“有那么一刻,我想停止探险。”三浦回忆道。“但后来,我觉得为了迎接他们的牺牲,我不能逃跑。为了回报对他们的尊重,我觉得我有责任迎接挑战并完成我的使命。”
我难以揣摩那时三浦的内心情绪,但如此兴师动众的一次行动,对他,对探险队,抑或者整个日本,都难以接受一次失败,他必须完成这次挑战。
探险队再次启程,穿越危险的冰川,一路上升前进至第五营地。在挑战的前夜,三浦准备提笔给女儿写信,但这一次,他的雄心壮志开始徘徊,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担和孤独。不只是死亡让他恐惧,他开始害怕失败,仿佛他就是跌落水中的伊卡洛斯,飞得太高,双翼被太阳溶化。
1970年5月6日下午1点07分,37岁的三浦雄一郎站在海拔近8000米的珠穆朗瑪峰南坳上。嘴唇涂着白色的防晒霜,头戴着战斗机飞行员造型的头盔,背上虽然绑着降落伞,但没人真正确信它能在如此高度正常工作。
默念了几位逝者的名字,最终检查了他的滑雪装备。三浦呼吸深沉,体会着一种禅宗般的虚无感,然后他起飞了。
脚踩着窄长板腰的双板,挑战40~45℃的珠峰冰面,以速降的方式冲下,即使降落伞照常打开,三浦的珠峰滑降最终还是败给了冰面。在400米的滑坠后,他奇迹般地停了下来,离足以让他Game Over的冰缝只差76米。他说:“我能够活下来,大概是另一个世界,更高一维度的力量的指引。”
无论你怎么看待这次珠峰滑雪挑战,三浦爬了,滑了,摔了,活了,也许失败了,但也成功了。三浦雄一郎创造了在世界最高海拔滑雪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975年,The Man Who Skied Down Everest也成为了第一部荣获奥斯卡奖的体育类纪录片。
度过中年危机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