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遇难 绝境中我们该如何自救(4)
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
这样的气温,在白天,4人的衣物保暖完全没问题,甚至都不用外套。因为丛林穿越活动中,人在动态运动中需要的保暖,远低于同一环境中的静态保暖需求。但是到了晚上,他们这种冲锋衣+内衣,特别是迷彩服+内衣的组合,在2~5℃的气温下,就有点靠不住了。
因为哀牢山还有个很致命的地方。它中间有澜沧江的支流以及红河的干流穿过,空气湿度极高。高湿度又意味着相同气温下,人体的体感温度要比实际气温低,这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我2019年12月红河漂流的时候,穿越过哀牢山。以我在哀牢山里的露营经验,4~5℃气温下,要保持温暖的感觉,需要充绒量700克左右的睡袋;如果是充绒量400克的睡袋,只能维持身体不失温,不会有暖和的感觉。而且这还是在帐篷里,露天的话,需要充绒量更大的睡袋。高海拔+原始森林地貌+高湿度,以他们的衣服装备,在没有睡袋、没有帐篷、没有篝火的情况下,晚上是撑不住的,肯定会失温。
失温不是—下就冻死,它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智商、判断力和行动力会下降,他会让你作出很多错误决定。比如原地打转,比如忘记吃东西来提高体能,比如不知道生火取暖,继而出现幻觉。到了这个地步,任何一个错误决定,都可能加速死亡。
如果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到底该怎样自救昵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此处省略常识性的自救方法,主
要说几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点。
·1.野外活动人员
应该接受通过手机地图判断方向的培训。
在罗盘受磁场影响失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地图(任何一个地图APP都可以,高德、百度、腾讯都行),定位走过的一段轨迹,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这段轨迹距离最少要超过50米。手机地图都是通过卫星定位的,没有电话信号和网络信号,对定位不造成影响。
有手机,一两天、两三天的活动其实不太用得上罗盘。何况有4台手机可以轮流用。通常情况下,我一进山就会开飞行模式,只把手机当卫星地图用。
·2.野外活动中队伍中至少要安排一个校对方向的人。
走在最前面的人,如果是用指南针确认行进方向,队伍中另外一个人,就可以通过手机地图来校对方向。就是每隔一段路,就按照上述1的方法走上五十几米,通过这五十几米的轨迹来确认东南西北。
·3.野外迷路走回头路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通常我们设计的活动路线,都是A点上山,B点下山,原路返回的线路很少。但是,一旦中途你对路线不确定了,最保险的方法,不是想方设法寻找通往B点的方向,也不是沿着溪流往下试图找到人家求救。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