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2)
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
在这两所学校,都设有一间“持续关怀办公室”,这是顶新为了长期关注学校发展而设立的。从学校兴建开始,顶新的“持续关怀”工作就开始同步进行了。集团发动和组织成都和重庆当地的集团员工,多次给予师生们关怀,比如冬天送温暖、送学习用品、保暖用品、礼物;2009年6月份带领大家种树、共建新校园……
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滕鸿年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却充满欢喜,顶新旗下在国内有超过100家公司,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营业所有近400个。6万多名员工,但是当集团登高一呼的时候,大家如同一心。
自己动手建自己的家园
顶新在建设都江堰新建小学和绵竹富新二小的过程中,把台湾“9·21”震后重建的经验引入进来,让学校的师生们“自己动手建自己的家园”。在学校建设快完工的时候,项目组特意预留了一部分师生可以力所能及参与的工程,比如整理生态池的土,种上水生植物,为周围的草坪洒下草籽,在一个星期之后草就长出来了。
“让他们参与学校建设的过程,也许十年之后,当他经过学校的时候,可以告诉他的朋友,当时那个池子,我有参与建设。当年虽然还是一个小小的学生,但是也参与了重建自己的家园和学校,这里的一砖一瓦,自己有过贡献。”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同学们参与校园建设的方式,很值得回味和借鉴。
在台湾,这是惯常的操作方式,甚至更多的工作,包括地砖,都是由社区居民、师生和学生家长共同铺设的。在顶新看来,台湾的这套震后重建经验,正是内地所欠缺的,捐助不是冷冰冰的,需要重建的还有人的信心。
“这个过程很重要。如果这一片地上的砖是我们班铺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去破坏。如果树不是我种的,砖也不是我铺的,我只是交了钱在这里上学而已,那我可能走过去看到地砖跷起来一块,我会熟视无睹,可能还会要再踢起第二块。可见,通过大家的参与,这些行为都会改变。”
顶新之所以选择把学校建设完成后再交钥匙给学校,也是希望把台湾的灾后重建经验传授给当地,带动大家共同参与和建设自己的家园。
直到现在,仍然有企业打电话到顶新,咨询援建学校的模式及交付使用的细节,希望效仿。这正是顶新希望看到的,如果可以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参与,弱势群体变强的机会就会更多。
全社会的互信机制还要加强
在此次的援建四川学校的项目中,所有的学校电脑、教学用具、以及音乐教室的钢琴等乐器,都是由台湾的几家专业设备企业捐赠的:来自台湾的设计大师姚仁禄,无偿为这两所学校做了现代环保而符合当地民居特色的建筑设计。
在为学校捐赠电脑等设备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在开具捐赠发票时,会要求捐赠企业在公司所在地开具物价证明,这样的环节很可能对捐赠企业造成一些困扰,如果有学校需要电脑,企业捐助就可以了。对于捐赠者而言,在意的不是钱,而是希望真的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相关阅读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