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青山绿水中的艰难
宜万铁路:青山绿水中的艰难
赵妮娜 孙姝婷
从孙中山年代开始设想,100年后开工,在修建75年后,每前进一米还是如此之之艰难的宜万铁路,以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桥梁隧道比例最高的身份,被专业人士称为“最难修的铁路”。
北纬31度成都至上海问的铁路,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称为“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这条连接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的干线铁路最艰难的一段——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的宜万铁路有邻家男孩的味道,它默默地在跨越渝、鄂、湘、黔4省的武陵山脉里“成长”,外表青山绿水的武陵山内部却密布溶洞和地下暗河,岩溶、滑坡、崩塌、突泥、突水等多种地质灾害时时与施工相伴,以致这条只有420公里长的铁路,从孙中山年代开始设想,100年后才开工,在修建了5年后,每前进一米还是如此之艰难。
这条保持低调的铁路,以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桥梁隧道比例最高的身份,被专业人士称其为“最难修的铁路”。
巧合的100年后,宜万铁路真正得以开工建设
沿长江修建一条一直向东而去面向大海的铁路,用大交通将西部和中部、东部有力相连接的想法其实很早就有了。一直对铁路情有独钟的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两大宏伟梦想,之一就是建设川汉铁路。
1903年,晚清王朝拟定修建从四川成都经重庆到湖北汉口的川汉铁路,并且在第二年成立了川汉铁路总公司,又在宜昌设局筹划宜万段事宜。留学归来的詹天佑被聘为这条路的总工程师。
据说当时在四川民间,几乎家家参股川汉铁路建设。之后,由于清王朝黯然退场,加上国力有限和地质条件复杂,这条铁路被搁置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宜万铁路被提上国家建造曰程,但由于建设难度为当时的工程技术所不能及,宜万铁路仍只能一直保持着”计划中”的身份。
时间到了2003年年底,巧合的100年后,宜万铁路真正得以开工建设。
这是国人百年梦想的川汉铁路最后没有连通的一段,它东起湖北省宜昌,经过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穿过齐岳山后重庆万州,与达万铁路相连。宜万铁路建成,从交通概念上代表着铁路的西部垂直牵手东部。
2009年,宜万铁路进入最后冲剌阶段,但到目前为止,全线依然还有齐岳山隧道200米没有贯通。与全长2600多公里、只用3年就完成施工的京九铁路相比,总长377公里的宜万铁路,长度还不到京九铁路的六分之一,但它的工期却已进入了第六个年头。
宜万铁路全线共有隧道159座,其中双线隧道54座,10公里以上隧道3座;桥梁253座,其中双线特大桥21座。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的74%一这让宜万铁路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桥梁隧道比例最高的铁路,享有“桥隧博物馆”的别称。然而宜万铁路的难,却不是难在桥隧长度的高比例上,而是难在这些桥隧尤其是长大隧道,都通过喀斯特地质高度发育的地区。在施工中忽然出现大量涌出来的地下水现象,让宜万铁路的建设者们刻骨铭心、痛苦不已
相关阅读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