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内心的决定,第N次上路(3)
听从内心的决定,第N次上路
1977年,李开复第一次参与了美国JuniorAchlevement(JA)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课程。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清算公司。李开复被推选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负责销售。
1978年,他决定第二次参与JA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而这一次,与众不同的是,李开复站出来竞选总裁。在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同学们一致把票投给了他,而他也第一次自豪地在公司的领导名单里写上了,总裁:Kai-Fu Lee。这是李开复第一次真刀真枪体验了建立公司的感觉,并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Company of the year”(年度最杰出公司)。
在李开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学校安排他加入了一个“数学天才班”,他遗憾地发现,自己不适合数学。他想学计算
机。哥大法律系当时在全美排名第三,如果选择法律系,他的前途大概可以预见到:做法官、律师,参议员等等。而计算机系只是新设的一个专业,前途看起来并不很明朗,他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当时也没有软件工程师这种职业。但是李开复想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和“我的兴趣”。大学二年级的下半学年,李开复正式决定改变专业。这也是影响他这一生的一个选择和改变。
1988年4月,李开复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同学们平均6年以上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李开复只用了4年半。博士毕业前夕,创造语音识别系统的成就已经让他在计算机界小有名气。IBM、苹果、贝尔实验室等很多世界一流的公司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并且承诺了不错的薪水,面前充满了诸多诱惑。但是在恩师瑞迪教授的邀请下,李开复决定留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书。那个时候,各大计算机公司的人还在不断向他“暗送秋波”,他都婉拒了。无论出于自己的爱好、立意,还是对恩师“知恩图报”,李开复都认为,留在这里继续教学和研究,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因此,他买了人生中第一栋房子,在匹兹堡安顿下来。
梦想
“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改变世界?”这句话直击他的软肋,点燃了他多年“世界因你不同”的梦想。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作出了决定,“我要迁来硅谷,我要加入苹果”。
世界因他不同
李开复无法忘记1990年夏天那次去加州的情景,那时他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选择。当时年仅28岁的他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以得到tenure(终身教授)的职位。这意味着终生的安稳,可以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计算机系中作研究。但是苹果公司希望李开复放弃这一切,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苹果公司的副总裁戴夫·耐格尔说的话,“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改变世界?”这句话直击他的软肋,点燃了他多年“世界因你不同”的梦想。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作出了决定,“我要迁来硅谷,我要加入苹果”。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