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艺术家
原谅我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艺术家
石 静
图丁丁
“我最希望人们从我的画中最先感受到诗意,其次看到我表达的内在,再其次能够喜欢作品中小于一的气质,可以说,在我的作品生成过程中气质主导一切。”
2009年6月17日,繁华喧嚣的国际之都——香港的中心地带尖沙嘴,闹中取静的香港文化中心四楼展斤人头攒动,气氛喧炽,画展主人赵红尘正应接不暇地与来宾们寒喧着。而仅仅时隔3个月之后,香港亚太艺术中心与北京香江画廊联合就在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香港美术馆为赵红尘举办了更大规模的特别展览——“命运绘”赵红尘特展。
赵红尘放下光鲜的高脚玻璃杯,走上台对说:“原谅我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艺术家”。作为诗坛才子的赵红尘用诗一般的语言夹叙夹议地娓娓道来,使开场白与以往见过的迥然不同,别具风味,诗人的魅力也豁然彰显。
画展还未开始,记者就与赵红尘攀谈起来,他说:“在我的画中,我最看重线条交织起来的立意与色彩互相隐现的气质,我最愿意人们忘记我的画家身份而明确把我定位为一位画诗而非写诗的诗人,我最希望人们从我的画中最先感受到诗意,其次看到我表达的内在,再其次能够喜欢作品中小于一的气质,可以说,在我的作品生成过程气质主导一切。”
站在798艺术区刚刚开张的香港美术馆中环顾四周,“命运绘”可谓是赵红尘精神上的一次大阅兵,不仅动用了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与诗作,甚至还有绘画草图与诗作手稿,全方位揭示他与自我诸多的立面,或正或邪,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太或小,或有或无,或此或彼——力图还原一条诗化的命运轨迹。
从2001年完成《酒神醉了》之后,赵红尘说他对命运的看法有了第三种选择:与命运同谋。“命运中太多的对抗与顺从变得两败俱伤之后,第三种选择就成为一种新的开始。”这次的展览中囊括了艺术的诸多领域,包括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诗作、画作草图与诗作手稿,全方位展示了赵红尘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天赋之才,一位艺术家涉足几乎全部艺术领域的个展也在国内尚属首次。
赵红尘1969年生于广东省茂名金塘镇。1986年开始写诗;中学期间组织文学社,在茂名地区影响很大,带动了一大批青年学生从事创作。1990年,赵红尘以一首《油画农民》夺得《西湖》杂志主办的全国性“西湖诗船大奖赛”一等奖,不久该诗又获得广东省新人新作奖,从而奠定了他在广东诗坛的位置。可以说,赵红尘是90年代广东诗坛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诗人。现在当记者搜索赵红尘三个字的时候,大多数网页上显示的身份还是诗人而非画家。被誉为“杰出诗人之一”的他,探索着似非而是的绘画之道,力倡画诗主义。在他看来,色彩是隋感,点线面是理性,当色彩与点线面处于不同时空的灵动之中就会产生大艺术。他认为国画过于守旧,而西画过于标新,建议国画的国际化,从山山水水,花鸟鱼虫甚至文人写意的趣味中解放出来,进入艺术生命的大跃进,但无论怎样变和变什么,都必须以美为始,以情为终。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