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艺术家(9)
原谅我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艺术家
《旅伴》:红星二锅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二锅头”究竟是什么样的来历?
红星:在清朝康熙十九年,京城前门外“源升号”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进行大胆创新,采用掐头去尾工艺,只选取第二锅冷却流出的烧酒,大大提高了酒质——这就是此后被广为采用的“二锅头工艺”。不过,在红星二锅头之前,并没有“锅头”的叫法,只有烧刀子、白干之称。直到1949年红星成立,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二锅头酒(即开国献礼酒”),才正式采用“红星二锅头”这一名称。二锅头,首创以传统酿造工艺命名白酒,可谓前无古人的创举。这是红星发展史乃至中国白酒史上的一大创举。
《旅伴》:北京生产二锅头的企业众多,红星作为二锅头的宗师与其他生产二锅头的企业有什么关系吗?
红星:与一些生产二锅头企业红星做到了“扶持”和“分享”与全行业共谋发展。由于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对酒类实行专烧专卖,生产二锅头酒的仅有红星一家。1965年,红星受政府委托,向北京郊县顺义牛栏山等19家酒厂无私传授二锅头酿制技艺,全力帮扶其发展生产,带领二锅头品类不断发展壮大。在红星的大力扶助下,京郊各个二锅头酿酒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二锅头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八十年代初,红星又从行业大局出发,主动放弃“二锅头”独家注册使用的机会,与同行共享“二锅头”商标,在红星的奉献和引领下,如今二锅头酒已发展成为我国产销量第一的白酒品种。
《旅伴》: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酒厂,红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坚持了什么?又创新了什么?
红星:红星一直坚守质量关,坚持担着负领导二锅头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红星公司着重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已发展为普通、特制、精品、珍品、珍藏等5大系列产品群,适应百姓和市场的需求,推动了企业持续发展三十年来,红星二锅头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产品,从中低档酒到中高档酒,从京城当家酒到红遍全国至走向世界,发展进程稳健而高速。
《旅伴》: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在尝试中国名酒时也会首选二锅头。同时,在中国一线城市,年轻一族更多消费洋酒,相较其他中国名酒,红星得到年轻一族更多的偏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红星:红星二锅头作为北京特产和“京味儿文化”的代表,如同京剧一样是外国人眼中名副其实的中国“国粹”北京“名片”人们经常把“登长城、吃全聚德烤鸭、喝红星二锅头”作为介绍北京的流行语。公司近年来推出了文化底蕴深厚、品位高雅的红星珍品二锅头、红星1949等,这些产品都是二锅头独特工艺的体现,已成为北京高档白酒的经典代表,成为首都招待国内外宾客的北京名酒。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