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60年婚礼变奏曲

2023-05-29 10:45:0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60年婚礼变奏曲,石 静 “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杨。”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由温

60年婚礼变奏曲

石 静

“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杨。”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婚礼作为人生大事,也随着生活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着。

1949年开始,组织的安排是所有婚姻的基础,新人讲讲“革命婚史”、唱两支“革命歌曲”;表明今后为革命事业努力工作、互促进步的打算,是婚礼上常见的节目。

到了60年代,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类似“红色主题”的时代命题越来越明显的成为婚礼主要内容。领袖像前庄严宣誓,令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70年代,恋爱常常以“探讨革命工作,交流革命思想”的名义悄悄进行,婚礼上,散些水果糖,请领导和贫下中农宣读革命誓言,算作证婚。

80年代的爱情纯真而浪漫,婚礼更多地体现出上洋合壁,西装、旗袍、婚纱比比皆是。

在90年代结婚变成了一件能赚票子的事儿,1990年首个婚庆公司——“紫房子”在北京正式营业。

在如今个性化时代,政治因素在婚姻中已降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个性化恋情,个性化婚礼已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很难说,什么人适合当配偶,什么婚礼最受欢迎,一切皆凭自己的口味。

(文石静)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