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电视变迁史

2023-06-13 10:50:4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电视变迁史,陈雅琴 几乎所有“60后”和“70后”的娱乐启蒙,都来自于家中或村里那台黑白电视。70年代后期开始,孩子们开始有了“电视瘾”——晚上7点才开播,6点就扒拉完晚饭,

电视变迁史

 

陈雅琴

几乎所有“60后”和“70后”的娱乐启蒙,都来自于家中或村里那台黑白电视。70年代后期开始,孩子们开始有了“电视瘾”——晚上7点才开播,6点就扒拉完晚饭,去放电视的院子里占座!

春节晚会开始走红。虽然现在看来,布景简陋,歌手都是对,型,但是在当时却很好地烘托出“过大年”的温暖气氛。

彩色电视机的诞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入8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彩电。结婚时,若是有一台彩电作为聘礼,绝对是倍儿有面子的事。

在整个80年代前期,电视剧是电视娱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一些港台电视剧以逼真的特效和生动的情节,让无数观众如痴如醉。比如1984年开始在大陆热播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

电视“带色”了以后,在尺寸上的发展就开始突飞猛进。从14寸、18寸、21寸,到后来的25寸、29寸。

1987年,四大名著中的两部——《红楼梦》和《西游记》被先后搬上银幕。《西游记》的拍摄过程进入了《新闻联播》报道的范畴。从此以后,在中国新闻和娱乐之间的墙壁开始倒塌,并渐渐步入全民娱乐至上的时代。

90年代中期,很多人家中的电视机开始有了“伴儿”:录像机。那时一台录像机要花去一家人数月甚至一年的积蓄。有了录像机之后,人们有了“点播”节目的权力,“你播什么,我就看什么”这样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1990年,《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开播。“下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成了《正大综艺》的代名词。倪萍在《综艺大观》中的出色主持,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央视“一姐”的位置。

纯平电视的诞生,让电视的失真更小,画质更好。而在纯平之后,背投电视成为本世纪初很多家庭购买电视的首选,动辄七八十寸的超大屏幕,让人在家里也能享受电影院的快感。很快它们又被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所取代。

很多老年人和中年人都是《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的忠实观众。赵忠祥用他充满磁性的声音,为这两个节目解说长达20多年。1999年春晚宋丹丹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高声喊出“我十分想见赵忠祥!”即是许多中老年观众的共同心声。

买等离子还是买液晶?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烦恼。直到今天,两种制式的电视仍在竞争并存。

2004年电视娱乐的一大亮点便是选秀节目的兴起。自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之后,此类节目一发而不可收,央视的《梦想中国》、北京卫视的《红楼选秀》、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等节目,颇受观众热捧。而短信投票带来的人气和收入,亦是“选秀经济”带来的效益之一。

如今,购买电视的选择是最为多元化的。既有数万元的“大液晶”,也有千把块的显像管电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选择。电视越来越大,我们离电视却越来越远。

相关阅读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