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怀(2)
赤子情怀
但是,1933年后,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敌人严重破坏,毛岸英兄弟的生活供给中断了。
王光远:黄慧光是个家庭妇女,身边有4个孩子,加上毛氏兄弟,一家7口生活越来越困难,就开始对岸英兄弟俩流露出了不满。
刘松林:睡觉没有床,睡在楼梯底下。
就这样,倔强的毛岸英带着弟弟离开了黄慧光家,开始了不堪回首的流浪生活。9岁的岸英带着弟弟独自面对残酷的生活,推黄包车、当报童、拣垃圾,挨打挨饿成了家常便饭。十几年后当毛岸英看到描写流浪儿生活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时,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依然让他伤痛不已。
刘松林:一看那个电影,他就非常激动。看到三毛在垃圾筒里捡吃的,冻得嗖嗖的挺可怜,他就把我的手抓得非常紧,我感觉他全身都在哆嗦。
刘松林:岸英说,我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就像三毛那样的,不同的是我没有给资本家当过干儿子,没有偷过东西。
1936年,毛泽东刚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此时,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也终于找到了流浪整整3年的毛岸英兄弟。
毛岸英终于结束了在上海的流浪生活,但并没能立即与父亲团聚。
1937年,毛岸英和弟弟岸青一起被送到了苏联,进入了当时专门接收共产国际领导人子女的“国际儿童院”(图4)。
(4)
最初来到儿童院的毛岸英还是习惯于隐姓埋名,对于父亲毛泽东的记忆也依然遥远而陌生。曾经担任儿童院院长的师哲这样回忆刚到儿童院的毛岸英。
师哲:他们在国内养成了隐瞒真实身份的习惯,有一次,岸英和我谈毛泽东时,也是直呼其名,好像与他没有关系似的。我向他说明,我知道他们的身世,并告诉他们,在苏联,无须隐瞒什么。
渐渐地毛岸英喜欢上了儿童院宽松,舒适的环境,也不像刚来时那样沉默寡言了。天资聪慧的毛岸英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黄健(国际儿童院学生):我在国际儿童院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我经常赢。毛岸英有一次要我教他,我只教了大概一天还是半天,过了3个星期,我就赢不过他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岸英也不由自主地平添了一种使命感,15岁的他已经开始考虑未来之路了。
李特特(国际儿童院学生):毛岸英对政治很感兴趣。
儿童院根据学生们的爱好和专长,组织了许多小组。毛岸英参加了军事组并任组长,很快又被选为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
和父亲恢复通信的毛岸英也不由自主地和父亲谈论起他所热衷的政治,但父亲的反应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1941年,毛泽东写信给毛岸英,这很可能是毛泽东写给儿子最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毛泽东建议毛岸英趁着年纪尚轻,多学习自然科学,少谈些政治。
相关阅读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