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的弦外之音
射箭的弦外之音
科技之光
白、黑、蓝、红、黄,这些五色相间的同心圆便是射箭竞技场上的“众矢之的”。箭靶的直径为122厘米,称为“牛眼”的靶心直径仅12.2厘米。运动员要从90米开外射中10环,相当于站在足球场一个球门去射中对面球门里的一只苹果。或者说,整个靶子的大小看上去就像眼前的一枚图钉。要想做到“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民族,历史上从来不使用弓箭。丘比特的“金箭”和“铅箭”管辖着天上人间的爱情,罗宾汉靠“神箭”劫富济贫,后羿则“箭射九日”改造“生态环境”,东西方有多少神话与传说都和弓箭有关。在“热兵器”问世前的漫长岁月里,弓箭一直是最具威力的军事装备。从狩猎工具到战争武器再到体育运动,弓箭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
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射箭已经是“老资格”的体育竞赛项目,旧式的长弓仪态优雅,并成为女子进入现代奥运会的先声(图1)。由于各主办国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致使射箭运动从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后被取消资格。应该深深感谢英吉.布瑞斯女士,在这位唯一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女性主席领导下,国际箭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射箭运动在1972年重返奥运大家庭(图2)。美国男子队曾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囊括了个人和团体冠军,明星射手麦金尼被誉为箭坛的“常青树”;“东方箭霸”韩国的“梦之队”也在奥运会上尽领风骚,人称“射箭机器”的金水宁一度成为世界女子箭坛的领军人物。中国姑娘何影和她的伙伴们在2001年第41届世锦赛上首次赢得了女子团体冠军。
(1) 1900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射箭比赛
(2) 英吉.布瑞斯推动了射箭项目进步
在射击运动中,子弹的飞行靠火药或压缩气体推动。射箭的一切力量则完全来自人的体能。今天奥运会使用的反曲弓仍是传统弓箭的“嫡亲子孙”,由刚性的弓柄、弹性的上下弓片和坚韧的弓弦连接而成。在运动员持弓臂和拉弓臂的作用下,弓弦上的张力使弓片外侧产生拉伸形变,内侧产生压缩形变,从而带来弓片的弯曲,将肌肉收缩的力量变成弓的弹性势能贮存起来,然后突然释放推动箭的飞行。弓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把人的生理能量转化为箭的动能。在弓片弯曲过程中,各截面承受的力矩是不同的,离弓柄越远应力就越小,这也是反曲弓将弓梢设计成“反曲”形的原因。
古人已经深谙“挽弓当挽强”的道理。射箭比赛中男选手开弓的平均力量约50磅,女选手约35磅,一次常规的世锦赛,需要在4天双局中搭弓射箭288次,男选手用力累计将近8吨,女选手超过5吨。而一个举重运动员一次比赛不过累计举起1.5吨。可见射箭是多么沉重的“力气活”。更加艰巨的是,射箭选手大部分时间处于“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状态,对弓箭系统的水平支撑力和对身体站立的垂直支撑力构成“十字形”用力结构,“端身如干,直臂如枝”,这种高水准的“静力平衡”实在非一日之功。
相关阅读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