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太空
笑傲太空
科技博览
一、中国航天员
1998年,元旦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新型的部队——中国航天员大队宣告成立!这支部队由14人组成,他们的一举一动却引起国内外无数人的关注。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了载人航天的计划。开始设计的飞船命名为曙光号,计划在四川西昌建立宇航发射场。那么航天员的选拔究竟锁定哪些人群最为合适呢?
鉴于战斗机飞行员勇敢、心细,遇到意外情况具有冷静的现场处理能力,所以他们正是我国航天员最好的人选。
1971年中国最早参加宇航员选拔的88名飞行员来到北京。
选拔航天员的一架专用小型失重飞机被成功改装出来。它的前端安放了一架摄影机,用来记录总共300多次的失重实验选拔的全过程。
同年5月, 19名预备宇航员通过考核,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正当准备开展下一步的计划时,由于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筹备组被迫解散,中国最初的载人航天计划也就此停了下来。
时隔20多年,1996年,空军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从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在经过详细的档案审查后,确定了在1500多名飞行员中开始进行初选,即首先在临床医学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筛查!按照要求,航天员基本条件,身高要统一在1.60米~1.72米之内;年龄要在25岁~35岁之间;体重在55公斤~70公斤范围内;飞行时间不低于600小时。
航天和航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它们在空中的高度相差几百千米,航天员要穿越地球的大气层,摆脱地球引力而进入太空。如果航天员进行太空出舱还将处于高真空、太空高强度辐射等多种危险境地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对1500名飞行员进行筛选后,有60多名飞行员来到北京的空军总医院,进入复选阶段。
吴斌(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 主任):我们选航天员首先得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再一个就是心理素质得达到一定的标准;还有就是生理功能,主要是心肺储备功能,包括对特殊环境,像超重失重有一定的耐受性,有一定的可训性。
随着各种身体机能检测,留下的人数越来越少。
历时2年的中国航天员选拔终于结束,进京参加复选的60名飞行员最后剩下12名。加上原先初选的两名教练员,总计为14名,
1998年1月5日,中国第一支航天员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图1)。
(1)中国第一支航天员队伍宣誓成立
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们经历了无数常人难以承受的训练、实验,测试(图2),身体机能已经能够随时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达到睡、醒可控;在失重下无晕车感,并准确判断方位;而且能够自我调整心跳速度,使其稳定不波动。
相关阅读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