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

2023-05-25 16:52: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科技之光 人类百米成绩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是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以9秒95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图1)。但不少人对这次海拔2300米处的“

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

科技之光

人类百米成绩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是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以9秒95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图1)。但不少人对这次海拔2300米处的“高原盛会”持保留态度,认为墨西哥城稀薄的空气减少了对速度型运动的阻力。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图2)“奥运会属于全世界人民,而不仅仅属于海平面地区。”

(1)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吉姆·海因斯刷新了世界纪录

(2)有着丰富体育竞技经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

?不过,墨西哥赛场跑道上的空气密度确实比海平面地区要小将近30%。人们往往认为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看上去完全“空空如也”。其实只要在奔驰的汽车上将手伸出窗外,就能立刻领略到空气的存在。摄氏零度的海平面上,每立方米空气重1,293克,随着海拔升高,空气柱的密度不断递减。我们的一切运动实际都是在 “空气海洋”的底部进行。

?如同跳到水中会被“打湿”一样,我们在“空气海洋”中也会被“打湿”,浑身上下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空气。当奔跑的运动员把空气从前面的位置推开,身体周围的环流就会在身后形成低压的涡流区,这种“压差阻力”和奔跑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此外需要克服的,便是空气和运动员身体表面产生的摩擦力了(图3)。

(3)空气与运动员体表产生摩擦力示意图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各国选手穿着五花八门的日常服装,跑起来不仅碍手碍脚而且兜风灌气,大大增加了空气阻力。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出发前,人们才七手八脚将古巴运动员费力克斯·卡哈尔的袖子和裤腿剪掉(图4)。早期奥运会“成绩羞涩”,很大程度归咎于选手们的“一身行头”(图5)。

(4)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出发前古巴运动员费力克斯·卡哈尔才意识到自己的长衣长裤将不利于比赛成绩

(5)早期运动会参与者着装很随意

相关阅读

  • 地球的力量——大气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劈波斩浪走蛟龙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