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跟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有关。
根据广义相对论,充满物质的四维时空是弯曲的,但其中三维空间的几何形状,则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爱因斯坦曾认为宇宙空间是球形的;弗里德曼则提出过双曲形的宇宙;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平直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究竟是哪一种几何形状呢?
密度与形状
宇宙的几何形状与宇宙空间里面物质的多少有关。宇宙里不同地方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地球的密度是每立方米5.5吨,但是宇宙总体的平均密度比这小得多。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定义出了临界密度的概念。如果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平均密度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空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平直空间;如果大于临界密度,宇宙空间就是封闭的球形;如果小于临界密度,宇宙空间就应该是开放的双曲形(图2)。临界密度的数值,究竟是多少呢?
(2)临界密度( 0)与宇宙空间形状示意图
当时人们还不能精确测量宇宙的密度,但是知道它与临界密度属于同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相差不会超过几倍。狄基认为,这里有个奇怪之处:
如果宇宙的物质密度不是正好等于临界密度的话,随着宇宙的膨胀,它会离临界密度越来越远,或者远远大于临界密度,或者远远小于临界密度。可是实际上,即使以当时的观测精度,人们也知道物质密度与临界密度相差不会太远,最多只差几倍。
狄基指出,这意味着在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宇宙物质密度与临界密度相差不超过一百万亿分之一,否则今天的宇宙密度就会远远偏离临界密度。
这个奇怪的现象怎样解释呢?狄基提出了问题,但他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像一颗种子,埋进了古思的心里。
暴胀与密度
20世纪的70年代,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如日中天。许多粒子物理学家对宇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听了狄基的报告后不久,古思开始和华裔物理学家戴自海合作,研究宇宙大爆炸中磁单极产生的问题(图3)。
(3-1)
相关阅读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