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追星族”
专业“追星族”
科技人生
浩瀚星空,神秘而幽远的茫茫宇宙,勾起人们浪漫的幻想: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外星人存在吗?真的有UFO吗?这些来自星空的谜题总是在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近年来,我国一个个子瘦高,长着一头卷发的天文专家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为大家解释各种天文现象。
他带领好奇的人们逐渐走近科学而真实的宇宙空间。他,就是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图1)。
(1)“追星族”朱进
陈黎(北师大天文系主任):我们觉得他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
齐锐(《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社长):他的眼神真好,我们拿一幅图,大家一块来找哪个是可疑的小行星,他看到七八个了,我们只能看到两三个。
李冰(北京天文馆展览办负责人):他喜欢收集地图,还喜欢收集歌本。有一次去兴隆,一路唱着歌。
在朋友和同事的眼里,朱进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他白天上班,晚上观测。
他是一个只要在黑夜出门就会习惯性仰望星空的疯狂的天文爱好者。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它有很多事我们不知道,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心。
2007年11月28日上午9点 ,北京天文馆配合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升空而举办的嫦娥探月专题展览开幕,朱进主持了开幕式。
这次精心设计的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朱进兴致勃勃地给大家作详细的讲解。然而,参观者们并不知道,神采奕奕的朱进昨晚一夜未眠,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北京郊区进行观测。
但那并不是作为天文馆馆长的工作,夜幕下的朱进更像是一个天文爱好者。
无论白天的工作多么繁忙,只要天气好,朱进就会到观测环境好的地点进行室外观测(图2)。
(2) 室外观测是朱进的习惯
王广祝(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夜间观测,他可以一宿在外边。野外有时候是很冷的,时间长了冻得很难受。但他从来都觉得没什么,心里特别愉快。
李冰:他所有的兴奋点都指向星空,所有的兴趣可能都指向观测,那个给他带来了乐趣。
只要和朱进谈起室外观测,他总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聊上半天,就像一个孩子谈起他最喜欢的游戏。
他的观测和拍摄装备精良,满满地摆在办公室的地上,好像准备随时出发。
无数次夜晚观测星空,朱进感受到了常人无法体验的快乐和惊喜。
朱进:有一次我在山上值班,有几个天文业余爱好者,我陪他们去参观。冬天,在雪地上走,一个绿色的流星,它的光亮照下来,把我们人影照在雪地上。
相关阅读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