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密码——宇宙大爆炸(3)
宇宙的密码——宇宙大爆炸
(3)发现了大爆炸“痕迹”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现时空的“奇点”——黑洞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的时候,斯蒂芬·霍金正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这件事情很可能促使他选择了大爆炸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
霍金刚到剑桥的时候是想拜霍伊尔为师的,但霍伊尔那时不收新学生,霍金转投到了丹尼斯·希尔玛门下。丹尼斯·希尔玛开始也是稳恒态理论的支持者,后来转为支持大爆炸理论了,他对霍金的帮助很大。
研究活动刚开始,霍金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在剑桥,霍金并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他刚被诊断出得了肌肉萎缩侧向硬化症,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念完博士,而又一直找不到适当的论文题材(图4)。
(4)身患严重疾病的霍金仍顽强地为科学而努力
斯蒂芬·霍金当年的导师丹尼斯·希尔玛,晚年住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他回忆那时的情景说:博士论文必须要包含大量的原创知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因为你必须要在3年时间内作出这样一篇论文,里面一定得要有成果。当时正是宇宙学不很兴盛的时候,斯蒂芬的进度很慢。他找不到好的论文题目,而希尔玛自己也没有好的东西给他。
时间越来越少,在剩下不到一年的时候,斯蒂芬·霍金受牛津大学数学教授罗杰·彭洛斯的启发,决定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入手,看看它对宇宙还能预示些什么。霍金的导师希尔玛是彭洛斯的好朋友,希尔玛就决定到牛津去,听听彭洛斯的意见。
彭洛斯正在研究爱因斯坦方程可能导致的另一种结果,即由于引力的驱使,大量的物质,坠入一个密度极大的区域中,以致光都无法从中发出来,这个区域就是“黑洞”。黑洞中存在着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在这里,一切已知的物理学定律,都要失效,这就是所谓时空的“奇点”(图5)。
(5)图组:(左)由于引力驱使,大量物质坠入了一个密度极大的区域——黑洞中
(右)黑洞中的所谓时空的“奇点”
彭洛斯的研究结果显示,宇宙中大质量的物质,即大质量的恒星会坍塌,并最后被压缩成“黑洞”,这一过程在所难免。霍金恰好就从这一点寻找到了突破,据他的导师希阿玛回忆,霍金意识到,如果把彭洛斯所描绘的坍塌过程反转过来,那么扩张的宇宙也就是正在反向的坍塌。这恰好就是大爆炸发生的过程。
相关阅读
-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
-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