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诚信之道——于丹《论语》感悟(3)

2023-05-29 10:14: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诚信之道——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感悟:我们说诚信诚信,诚是信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忠诚,没有了一份真切的诚意,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对他人守信呢? 魏征是历史上

诚信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感悟:我们说诚信诚信,诚是信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忠诚,没有了一份真切的诚意,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对他人守信呢?

魏征是历史上进谏的功臣。唐高祖武德九年,李世民决定在全国征兵,由于征兵数量老不够,他手下有一个人叫封德彝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中男年不足18岁,你看他体格魁梧身强力壮,那也许是他瞒报了年龄,所以不见得非要按照过去说的到18岁才征兵,可以一概征上来。李世民一想国家正缺人,就答应了。一个文件签署下去,到了魏征这儿,魏征坚持不办,给退了回来,退到李世民那儿再下来,他再退回来。往返四次,李世民大怒,急召魏征。说你什么意思啊?国家现在急需兵源,老百姓里面一些人不愿意打仗谎报年龄,你看那些大小伙子身强力壮非说不到18岁,我就是征了他们又怎么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固执己见呢?魏征跟李世民说,你这样做的话就会失信于民。你既然向他去征兵,让他们为这个国家去打仗,你总要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有一份起码的信任。你一直觉得这些人谎报年龄,那你逼着他去打仗了,军队的数量虽然多了,但是人心散了。军队有没有战斗力在于人心而不仅在于数量,如果失信于民,出尔反尔,朝令夕改,那么这个军队的战斗力是凝聚不起来的,这个国家的诚信度也是值得怀疑的。李世民听了以后觉得魏征说的是对的,不仅采纳了他的这个建议,要求坚决按照18岁征兵这个条文执行,同时还赐给魏征一个金瓮。

崇德以辨惑

诚信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正所谓,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但是,当你面对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种种诱惑时,往往内心会产生波动、迷惑,这种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子张问:崇德,辨惑。学生说,老师,怎么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才能去辨明很多的迷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你不是想提升道德吗?我就告诉你两句话,第一叫主忠信。就是以自己的忠诚、守信作为内心的依据,立住这一点;徙义,迁徙的徙,就是人可以有思想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些判断,但是必须要合乎义,用合乎道义的标准去改变思想。内心主忠信,合乎道义改变思想,这不就崇德了吗?道德不就提升了吗?而道德提升之后,人才能够去辨惑,不至于像山羊那样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所以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这情况我们现在都有吧?爱之欲其生,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件事,喜欢一个机遇的时候,觉得好得不得了,希望长长久久千年万世,一直这样下去才好呢,这就叫爱之欲其生。突然之间反目又恨死这个人这件事了,恨不得马上就死就消失,这就叫恶之欲其死。孔子说你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还不迷惑啊?所以一个人不能恒常的话,失去自己内心的判断标准,就会表现出大迷惑,我们现在总在说世象纷纭,说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去看清这些纷纷芸芸的世象。慧眼何在呢?它不仅关乎智慧,还关乎一个人的自我判断和内心恒常的力量,要想对世界守信,对他人守信,先要看看能对自己的生命忠诚守信吗?这是你辨惑的前提,所以孔子从来是把崇德、辨惑连在一起的,提高道德是分辨迷惑另外一种方式,这两个是捆绑相生的。

相关阅读

  • 地球的力量——大气

    地球的力量——大气

    科学世界 人类居住的星球之所以与其它星体不一样,是因为地球有一层独特的大气圈的保护。大气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大气层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行星——

  •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探索·发现 狄基没有能够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停留(图1)。 (1)提出了有关宇宙形状问题的狄基 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

  •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

  • 劈波斩浪走蛟龙

    劈波斩浪走蛟龙

    科技之光 游泳是奥运会上最气韵流畅又喧腾激扬的竞赛项目。蛟龙出水般的爬泳,浪翅翻飞的蝶泳,枕涛卧波的仰泳,“能屈能伸”的蛙泳,在8条蔚蓝色的泳道各展风姿,金牌银牌同样决胜于